来源:雪球App,作者: 估值与价值,(https://xueqiu.com/7660448333/326588118)
红牛是全球第一大能量饮料品牌,其起源于东南亚,并通过出口及授权经营的方式遍布全球。天丝集团是拥有红牛品牌商标与配方的创始者,目前主要在东南亚市场运营,奥地利红牛获其授权运营欧美及全球市场,配方亦有一定调整。回到中国,华彬红牛早期获得授权运营中国市场,但16年其爆发商标纠纷,天丝集团推出相关产品抢夺份额。本文主要梳理华彬红牛、天丝红牛、奥地利红牛运营情况。
天丝集团
主营东南亚市场,为华彬红牛和奥地利红牛的授权方。目前创始人许书标的儿子之一许馨雄(Saravoot Yoovidhya)担任集团首席执行官,负责整体战略规划和执行,其他股东主要是创始人许书标的亲属。
体量上,根据通联数据,预计东南亚23年主品牌能量饮料RSP约60亿人民币。
1、泰国天丝:东南亚传统能量饮料龙头,泰国为集团总部所在地,跨国广泛布局东南亚市场品牌组合:旗下拥有多个知名品牌,如“红牛”(Red Bull)、Warrior、Sponsor等。2023年推出多款新产品,包括“红牛苏打水”、“Sponsor等渗饮料”等,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供应链布局:泰国设有主要生产基地,计划升级普拉钦武里工厂,引入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越南市场也设有生产基地,支持区域业务扩展。品牌营销:通过赞助体育赛事(如女子排球国家联赛)和音乐节(如Very Thai Dian Feng音乐节)提升品牌曝光率。推出互动营销活动,如红牛滑板公园,吸引年轻消费者。
渠道合作:与7-Eleven合作推广“FarmZaa”饮品,同时开展公益活动,每售出一罐捐赠1泰铢支持泰国农业。通过线上线下整合营销,扩大品牌影响力。
2、中国天丝系红牛:商标之争发生后,推出2款红牛抢占华彬份额产品:核心为红牛牛磺酸+红牛维生素风味饮料:
1)红牛维生素风味饮料:定位为普通功能饮料,无蓝帽子,咖啡因含量较低,每罐250ml,全国范围覆盖,重点布局西部市场(如四川生产基地辐射区域)。
2)红牛牛磺酸饮料:属于保健食品类,最初为天丝集团旗下“曜能量”饮料(2015年上市),后于2019年更名为红牛安奈吉饮料,2022年再度更名为红牛维生素牛磺酸饮料,沿用同一保健食品批文号,配方与包装升级,更突出“牛磺酸”卖点,每罐牛磺酸含量375毫克。
3)此外,还推出国内首款瓶装红牛、0糖果味的红牛维生素等产品。
产能:1993年,天丝集团创始者许书标在海南成立了第一家中国红牛工厂。22年至今先后在四川内江、广西南宁设立工厂,累计在华投资达到33亿元,其中四川内江22年3月启动建设,总投资20亿元人民币,年产能达14.4亿罐。
————————————————————华彬集团
1、业务情况:公司2024年销售额为219.8亿元,同比增长1%。详细来看:
快速消费品:主导品牌包括“中国红牛”、“战马”、“VOSS”等。其中华彬红牛销售额为210.9亿元,战马5.2亿元,VOSS3.5亿元。
大健康产业:包括桂花深加工(湖北咸宁)、绿色生态园(北京华彬生态园、云南大理健康之都)、健康饮品研发等,推动“咸宁—中国桂花城”建设,开发桂花精油等高附加值产品。
文体与绿色经济:涵盖高尔夫俱乐部、马术、航空、文旅等,如北京华彬生态园举办国际体育赛事,泰国曼谷的华彬东盟健康产业园融合生态旅游、国际教育等。
2.营销渠道和策略
1)品牌定位与传播
红牛:早期以“累了困了喝红牛”广告语占领消费者心智,后因商标纠纷转向强调“中国红牛”的民族品牌情怀。
战马:聚焦年轻群体,赞助电竞、滑雪、街舞等赛事,塑造“多元、健康、活力”形象。
VOSS:高端化路线,连续四届成为博鳌论坛指定用水,通过环保包装(如再生铝罐)传递健康理念。
2)渠道策略传统渠道:依赖KA商超(如沃尔玛)、经销商网络,近年因诉讼纠纷导致部分渠道下架。数字化与新兴渠道:推动直播电商(占比22%)、美团闪购即时配送,转型经销商为“服务运营商”。
3、生产布局
功能饮料:全国8家生产基地,年产能52亿罐,覆盖东南西北中区域,咸宁、江苏宜兴为绿色工厂典范。
桂花深加工:湖北咸宁基地(投资1.3亿元),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技术,年处理鲜桂花200吨。
VOSS矿泉水:湖北竹溪(神农架水源)、挪威双水源布局,产品覆盖天然矿泉水、苏打水等15个品类。
4、股权和商标情况
1) 创始人严彬(董事长)及其女严丹骅(法定代表人)主导集团运营。
2) 商标纠纷情况:华彬与天丝的商标之争已演变为法律、市场、舆论的多维度博弈。目前来看,华彬与泰国天丝集团围绕“50年协议”真实性争议,累计诉讼超200起,赔偿金超3亿元。目前华彬的主要论据是50年协议原件被认为真实有效,且签约主体和20年合资合同不同,不会被后者变更。天丝则质疑原件真实性,以及认可原件的程序性问题。天丝在多数诉讼中获胜,华彬通过上诉和仲裁不断博弈,并依赖扎实的市场基础与品牌力,销售体量仍保持200亿以上。
重要时间线梳理:
2016年天丝集团以“商标许可协议到期”为由起诉华彬集团,双方正式开启法律战。
2020年12月最高法院终审判决:最高人民法院确认“红牛系列商标权归属天丝集团”,并认定天丝对合资公司的商标使用许可已于2016年10月6日到期。此后,华彬方未经授权的商标使用构成侵权。
2021-2022年间广州、浙江、吉林等三地法院判决华彬侵权并进行赔偿。
2022年12月深圳前海法院一审判决:认定“50年协议”第一条有效,支持华彬关于合资公司享有50年独家经营权的部分主张。
2023年1月南昌中院判决:华彬经销商销售“华彬红牛”侵权,与深圳前海法院的“50年协议”一审判决形成法律争议。
2024年7月最高法二审判决:驳回华彬集团的全部诉讼请求认了泰国天丝集团创始家族许氏家族是泰国红牛控股股东和注册在中国的红牛合资公司控股股东的事实,明确了红牛合资公司的经营期限为20年,自1998年9月30日至2018年9月29日止。
2025年1月深圳中院二审裁定:以程序错误为由撤销深圳前海法院的一审判决,发回重审。华彬集团关于“50年协议”的主张再受挫。
双方近期也各自发表文章争取舆论:
2024年11月13日,天丝在公众号发布文章《正本清源系列一:谁在冒用红牛之名?》,指责华彬盗用红牛品牌。
2024年11月18日,股东之一的深圳中浩出示了1995年这份50年协议签约现场的照片,再次重申“50年协议真实性”。
2025年1月23日二审裁定撤销之前判决,将案件案发回重审。
2025年2月28日,天丝集团发布“正本清源系列”第2份声明,与华彬集团抛出的“50年协议”针锋相对。
2025年3月3日,华彬集团回应“天丝集团的正本清源系列声明二”驳斥泰国天丝的说法。
————————————————————
奥地利红牛公司(Red Bull GmbH)
1、业务情况:饮料销售占主导,而体育投资为辅助。2024年集团营业额为 112.27 亿欧元,相比去年的 105.54 亿欧元,增长了 6.4%。能量饮料:2024 年,在全球共卖出 126.7 亿罐红牛,相比2023年销售量增长4.4%,这一部分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成熟市场产品较为丰富,如无糖、含气、有机、季节限定等。体育相关赛事运营:红牛拥有赛车队(红牛一级方程式车队2023年的营业额为3.074亿英镑)、6家足球俱乐部(如纽约红牛、RB莱比锡)及冰球队、自行车队等。此外,旗下Red Bull TV流媒体平台被视为“极限运动领域的Netflix”,覆盖赛事直播、纪录片与电影、互动体验等领域。
2、全球化布局:截至2024年底,红牛有19,973名员工(2023年:17,848名),业务遍布178个国家(2023年底:177个)。
欧美为核心市场。欧洲是奥地利红牛的大本营,1987年4月1日,红牛能量饮料在奥地利正式推出。1992年进入匈牙利、德国等欧洲国家,目前市占率领先。美国是奥地利红牛最大的市场,预计占公司整体销售额超过45%,其于1997年进军美国,2023年美国市场份额约36%(circana数据)。其他地区:亚太贡献相对较少,2014年,红牛全资子公司进入中国,并在2021年签约百威中国共享分销渠道,但由于定价较高故市场份额偏低。东南亚主要系泰国天丝红牛运营。此外,公司在2000年后拓展至中东和非洲等地区。
3、营销:预算约占收入25-30%,体育与极限运动塑造品牌特色:
红牛2022年营销预算为29亿欧元(占收入25-30%),其中赞助费用(体育投资)占比约1/3(即近10亿欧元)。通过与极限运动的结合和赞助F1车队等方式,扩大了其品牌影响力。1988年,红牛首次赞助山地极限运动大赛,并推出品牌口号“Red Bull Gives You Wings”(红牛给你翅膀),进一步巩固了其品牌形象。
4、供应链:奥地利红牛全球仅设两家全资工厂,分别位于奥地利于瑞士,欧洲以外地区主要通过出口以及浓缩液本土化灌装进行覆盖。
5、股权情况:以49%-51%的家族持股平衡为核心。奥地利商人迪特里希·马特希茨(Dietrich Mateschitz)和泰国商人许书标于1984年在奥地利共同创立,双方各出资50万美元,持有公司49%的股份,剩余2%的股份由许书标的儿子许书恩持有。2022年马特希茨去世后,其子马克·马特施茨(Mark Mateschitz)继承了他持有的49%股权,并逐步参与公司管理。许书标去世后,泰国Yoovidhya家族通过继承和协议整合,将持股比例提升至51%(原49%+许书恩的2%),成为实际控股方。私有化运营避免股东短期利益干扰长期战略。公司自成立之初即明确不上市,保持私有化运营。马特希茨曾强调,此举是为了避免股东短期利益干扰长期战略,例如赞助极限运动、收购体育资产等高投入决策。这种模式使得红牛能够持续投资F1车队(如2004年收购捷豹车队)、足球队(如纽约红牛、巴西红牛)等重资产项目,而无需公开财务细节或寻求外部融资。
$奥瑞金(SZ002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