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明,亡于万历?”

2025-10-23 08:01:23 9646

由于朱常洛在即位仅一个月后去世,这些支出显然来自于他父亲朱翊钧的积蓄;根据规定,皇帝每年只能有100万两私房钱(这是英宗朝定下的规矩),而天启二年,魏忠贤尚未崭露头角,因此朱由校的开支也应算作朱翊钧的遗产。

通常,朝廷的财政收入会由户、兵、工等部门以及太仆寺负责,但朱翊钧积累如此巨额的私房钱,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答案是:通过太监!

万历时期的两大弊政——矿监和税监,就是朱翊钧财源的重要渠道。

03

严格来说,矿税制度并非朱翊钧的原创,而是始于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年间。

在明朝建立之初,政府大力开发贵州、云南、四川、广西等地的矿产资源,浙江的矿工起义、甚至在英宗时期也曾发生过矿工暴动,导致京师三大营的出动。

尽管这些动乱引发了一些麻烦,但总体上矿产的开采和税收依然遵循一定的秩序。然而到了朱厚照时期,事情发生了变化。

朱厚照宠信的两位大臣——锦衣卫都指挥使江彬和钱宁,不仅负责从各地收集珍宝、美女,还经常被派往各地开矿征税。

为了获得矿税,首先需要勘探矿产,但这两位大臣采用了非常独特的方式——强行开矿。

例如,若某富商的家产被盯上,锦衣卫就会带队突袭,强行开采矿石,事后甚至会留下所谓的“御准开矿”条子,声称这是得到皇帝批准的行为。即使什么都没挖到,他们依然会收取大量“矿税”。

这种状况逐渐演变成一种勒索方式,商税的收取也并不例外。商人被迫交出“税款”,否则将会遭遇类似的威胁。

不仅如此,从万历二十四年开始,朱翊钧在全国各地派遣太监征收矿税,且这种行为逐渐变本加厉。矿税太监的队伍迅速扩展,几乎每个省份都有专门的班子,矿税成了全国性的制度,严重影响了民生。

04

那朱翊钧到底为什么需要这些钱呢?

答案很简单——存着看着好看。

尽管朱翊钧搜刮了大量民财,但他从不将这些钱用来充实国库或进行民生建设,而是把它们留作自己的私房钱。

当内阁大学士请求动用内帑时,朱翊钧总是拒绝,尤其是面对军饷缺乏、灾荒等问题时,他宁愿加征田赋,也不愿从私房钱中支出。

当时的历史记载中就有这样几次事例,朱翊钧都明确表示“没有钱”或者“无能为力”,而真正需要资金的时候,却只会通过加派田赋来弥补。

明明民间已经掏空了几乎所有财力,但朱翊钧依旧守得死死的,财务上他可以大肆索取,然而从来不动用这些钱来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操作让朱翊钧得到了大量的钱,但也积累了无数的骂名。而这些矿税的盘剥行为,引发了全国范围的民众反抗运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22 世界杯积分_上一届世界杯冠军 - f0c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