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蜇刺”毕竟是蝎子的捕猎利器
另外,害断尾蝎死于便秘的原因,在于“脱离节”的位置。
“脱离节”是大部分“自割”生物特有的,位置通常是固定的,在遇到严重刺激时,“脱离节”部位的肌肉会严重收缩,导致自动截肢,而断尾蝎子的“脱离节”位于后部倒数第二节。
蝎子的肛门长在“脱离节”与“蜇刺”之间,因此在断尾发生时,肛门就会随“脱离节”而去。
假如“脱离节”长在“蜇刺”的底部,蝎子就不会存在失去肛门的困扰,但这种机制不可取。
首先,“蜇刺”实在太小了,不方便抓;其次,没人会傻到去抓蝎子的“蜇刺”,就像面对持刀歹徒,我们不会用手抓对方的刀刃;最后,“蜇刺”是蝎子的常用部位,长在“脱离节”上容易在攻击猎物时意外脱落……
别小看“意外脱落”这种事故,在有些生物身上实属家常便饭。
饥饿的断头求生术
“没头苍蝇”常用来形容乱闯乱碰的莽撞人,而“没头苍蝇”也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还能在没头的状态下招摇过市,最终死于饥饿。
正在满地捡头的“没头苍蝇”
和断尾求生的蝎子不同,苍蝇把自己的头“拧”下来,属于过度清洁导致的意外。
虽然苍蝇总是哪脏去哪,但人家也有自己的卫生标准,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苍蝇降落后搓手、洗脸的样子。
苍蝇酷搓手、洗脸并不是“假干净”,它们腿上有重要的味觉、触觉感受器,需要清洁增加感受器的灵敏度。另外,清理掉身上黏附的杂物,也能使苍蝇轻装简“飞”,头掉后也就更轻了。
但无头苍蝇是如何实现“不死”的?
昆虫生态学家安妮·斯韦德鲁普在《昆虫的奇妙生活》中,解释过昆虫断头不死之谜。由于部分昆虫处了头部的“主脑”,还有一条贯穿下腹部的“神经索”,在“神经索”上的每个节点都有“迷你大脑”的功能,在失去大脑的情况下依旧各司其职,所以昆虫可以无头存活。
贯穿苍蝇身体的“迷你大脑”们
那么和蝎子一样出身“节肢动物门”的昆虫,不会因断头堵死重要的器官吗?
会,所以失去头颅的苍蝇,会因吃不到东西,在2~3天内活活饿死……相比苍蝇,耐饥饿的蟑螂失去头存活时间更久,能长达7~9天。
巧的是,成熟的雌蝇每隔3~4天产一次卵,而成熟的雌蟑螂每隔 7~10天产一次卵,与它们断头后的存活时长相近,这或许是为繁殖后代设计的“延时”机制。
化为器官的合体术
为繁殖后代而拼尽全力的不仅有雌性,也有雄性生物,有些甚至会选择生不如死的“寄生”方式。
深海中有一种长着“吊杆”的鱼,外貌奇丑无比,名为安康鱼。由于人们在捕鱼时,发现只能捕获到雌安康鱼,一直误会安康鱼只有雌性。
之后的科学研究发现,安康鱼存在雄性,只是体积超小,仅为雌性大小的2%,且会寄生在雌鱼身上。
雄安康鱼没有雌鱼的捕食利器“吊杆”,娇小身材又容易成为他人口中餐,寻找伴侣就成为它们重要的目标,遇到雌鱼后,它会咬破雌鱼的皮肤,钻入对方皮下,“寄生”在雌性的身体上,嘴与雌鱼的皮肤融合在一起,从老婆身上吸取营养。
与剥削宿主、壮大自身的寄生生物不同,雄安康鱼在“寄生”后,身体的各个器官都会退化、萎缩,变成雌鱼的“睾丸”,到了繁殖季节, 安康鱼夫妻会同时释放卵子和精子,实现体外繁育。
雄安康鱼为了爱情,化成为对方的一部分、一个器官,失去独立“鱼”格。
那么,雄安康鱼会拥有美满的鱼生吗?
不会。有的雌安康鱼身上同时寄生了3个“老公”。
不过,没关系。在雄安康鱼放弃“自由身”之后,眼睛早就因爱而退化,眼不见心不烦。作为一个“器官”,雄安康鱼活着,但已经死了。
有失必有得,这些生物虽为一时苟活,付出了惨痛代价,也换来了子嗣延绵,它们的死凄惨而伟大。
作为一直苟活且无后的单身狗,我们就不用担心自己会死得很惨,毕竟我们本就不善求生。
参考文献
[2]安妮·斯韦德鲁普-蒂格松 .昆虫的奇妙生活[M],罗心宇,湖南科技出版社,2020年
[3]蔡邦华,蔡晓明,黄复生 .昆虫分类学(修订版)[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03-01
▼
点击图片阅读 | 去头可食的虾系男友火了,脸和身材到底谁更重要?
点击图片阅读 | “痔能肛珠”作弊,赢麻还是失禁?
如果你觉得今天的文章还不错
动动手指,给壹读君点个在看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