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关张三兄弟在历史的波澜中,都曾遭遇到孙权的致命打击,最终,他们无一幸免,直接或间接地落入了孙权的手中。
公元220年,关羽在襄樊之战中遭遇了极大的困境。当时,曹魏派遣援军徐晃,联合驻守樊城的曹仁,进行猛烈反击,最终将关羽的部队打败。此时,关羽收到了孙权偷袭后方的消息,荆州已然陷落,这迫使他不得不从襄阳和樊城撤回南方。在撤退的过程中,关羽敏锐地派出使者,前往江陵及周围地区探查情况,以确认是否也已经沦陷。当时,东吴的名将吕蒙得知了使者的来访,便热情接待了他,并亲自带领使者巡视了江陵的情况。尽管江陵已经完全落入东吴的掌控,但吕蒙并没有对百姓进行屠杀,而是尽力安抚民众,积极为病患提供医疗。这一系列安抚措施,实际上都是在为关羽的士兵们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使者归来后,带回了江陵民众安然无恙的消息,这使得关羽的士兵们原本高涨的士气迅速崩溃,最终大部分士兵在行军途中纷纷逃散。短短的时间里,关羽原本数万人的部队,剩下的只不过寥寥几百人。
与此同时,东吴的军队对关羽展开了层层逼近的攻势,最终,关羽在麦城之战中被捕,并遭到斩杀,死于临沮。
公元221年,刘备决定对东吴发动反击,张飞被任命为先锋,首当其冲,从阆中出发,向江州挺进。然而,出发前,张飞对两名手下将领张达和范强进行了严厉的体罚,激起了两人的愤怒和怨恨。趁张飞夜间熟睡之际,张达和范强悄悄行动,趁机袭击,割下了张飞的头颅。不久,两人投降了孙权,并将张飞的头颅献上,东吴大喜,张飞的死成了蜀汉的重大损失。
公元223年,刘备亲自出征东吴,却在战场上遭遇了惨重的失败,军队损失惨重,战将冯习、张南、傅肜和程畿等人相继战死,蜀汉政权的根基一度岌岌可危。刘备因伤心过度,健康急剧恶化,最终在白帝城病重去世。
展开全文
在临终时,刘备将蜀汉政权托付给了忠诚的丞相诸葛亮。自刘备去世后,诸葛亮致力于蜀汉的内部整顿,并于223年到228年间,逐步稳定了蜀汉的政权,特别是平定了南蛮地区,为蜀汉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随着蜀汉政权逐渐稳固,诸葛亮开始策划对曹魏的征伐。然而,许多人对此感到不解:东吴对蜀汉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刘关张三兄弟的生命都葬送在东吴之手,为什么诸葛亮没有对东吴发起进攻,反而选择了北伐曹魏呢?
其实,这与三国鼎立的格局有着密切关系。表面上,三国的力量看似平衡,但实质上差距悬殊。三国共拥有天下的13州,其中曹魏占据了九州,东吴占有三州,而蜀汉仅得一州,实力最为薄弱。因此,蜀汉要想在这三国竞争中生存下去,必须与东吴结盟,共同对抗曹魏。如果蜀汉与东吴继续开战,最终受益的将是曹魏。由此,孙权与刘备在夷陵之战后意识到,继续内战只会加剧自身的危机,于是选择了暂时的和解。
诸葛亮一直主张孙刘联合,在蜀汉政权稳定之后,东吴作为盟友,自然不在优先攻击的范围之内。相反,最需要应对的敌人是曹魏。此外,诸葛亮还希望实现刘备生前未能完成的遗愿——复兴汉室。尽管曹魏名义上仍扶持汉献帝,但实际上早已背离汉朝,成为叛贼,因此刘备与曹魏的关系也成为一场生死对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